李寧事件始末(李寧面臨的問題)


K圖 02331_0

  資深品牌專家韓立勇

  李寧又出圈了,以一種看似不太光彩的方式。

  上個月月底,李寧集團舉行了一場秋冬新品秀,大秀以“逐夢行”為主題,將飛行元素融入設計,以“御風飛行”“神工天物”“宇行飛天”三個主題,共同詮釋對“逐夢行”的認知。

  不過,在這次大秀的第二個主題板塊“神工天物”中,幾款新品的設計造型引發了巨大的爭議:軍綠色的服裝被指極像侵華日軍軍服,特別是帽子設計,簡直就是當年日軍“屁簾帽”的翻版,網友們更是將此次設計與李寧日籍高管聯系起來,直指李寧被日本文化滲透,新品不僅公然挑戰國人審美,更是觸碰民族情緒底線。當然,也有人替李寧喊冤,認為此事是有些人的自我想象,過度敏感。

  輿論發酵后,李寧股價大幅下跌,10月17日盤中一度下跌14%,而截至目前,李寧官方未有任何正式回應。 但有網友發現,李寧電商的總經理馮某發了一條意味深長的朋友圈——“我們的消費者,對于中國文化的沉淀,教育知識的傳承還是少了”,并打上“笠型盔”的標簽和圖片,暗示相關新品設計的靈感來自于中國古代服飾。

  這是否是李寧的官方公關手段,不好說。但這樣的節點,公眾一定會消費這些信息,并把這些信息與李寧正在發酵的事情連接起來,成為新的發酵議題。也就是說,無論與否,這些李寧相關的當事人聲音,都會消費成李寧的官方聲音。

  從這個維度出發,李寧高管這個說法非但沒有讓網友釋懷,還被認為是在傲慢地教育消費者。顯然,高管的聲音進一步觸怒了大眾,讓此事在這兩天進一步火上燒油。正如網友所言:品牌方能想到從冷門知識中提取設計元素,卻想不到人人熟知的中國當代史和刻在國人骨子里的痛!

  從樸素價值觀的角度來看,每次品牌有“壞事”出現,多數網友會遵循“寧可信其有”的邏輯——信息變化錯綜復雜,當事者站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敘事方式,網友就是吃瓜群眾,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去做科學分析和縝密判斷,所以網友的思維往往指向最簡單的選擇——我以后不買這個品牌了,反正有那么多其他品牌可供選擇。隨著事件的發酵,越來越多的人把李寧的高溢價拿出來說話,認為李寧太貴,好不容易成就的品牌溢價能力,正在朝“我把你當國貨,你把我當大佐”這樣的段子中對微妙的情感共振。

  企業做營銷可以,但千萬不可做刺激公眾情緒的事件,這無異于飲鴆止渴,很容易引火自焚。近觀李寧近年來在取得快速發展的同時,已經多次陷入類似的話題。

  李寧又被網友扒出,在2004年到2019年這16年的業績財報中,展示品牌全國經銷商及零售商的分布情況時,地圖上顯示的中國領土都是不完整的。

  如果說一次是失誤,那再二再三出現的觸發公眾民族情緒底線的行為,不免讓人多想。而讓人遺憾的是,這幾次事件中,李寧在危機公關方面處理都不夠合理,很難給出及格分數。

  品牌建設的本質是與公眾溝通,在溝通的過程中對公眾進行日積月累的影響進而沉淀出“品牌勢能”,而公關則更加著重于通過具有媒體屬性的窗口與公眾鏈接,公關與品牌相輔相成,很難分家。

  既然如此,作為電商和新零售業務負責人、集團品牌副總裁,此次被質疑教育消費者的李寧高管馮某應該了解,其作為企業高管在朋友圈發言基本屬于職業表述范疇、很可能會被截圖流出,在集團還沒有做好應對公眾,給出官方合理解釋的準備之前,高管就率先下場給事件定調的做法,顯然是極其不明智的。

  且不說公司高管,就是企業的普通員工,在涉及民族大義、公眾情緒、道德底線等敏感問題的表述上,也需要格外注意。前不久因為“雙標”問題深陷輿論漩渦的海天,此前也曾遭遇此類問題。

  企業知名度越高,輿論的“放大鏡效應”就越明顯。李寧是近年來國產品牌溢價能力很強的服裝企業,很容易進入輿論的風口浪尖。像李寧這樣的企業,不管是高管也好、中層也好、普通員工也罷,甚至是門衛王大爺,都有可能因為一句話,一條微博,一則朋友圈,把這個品牌推入輿論深淵。

  有人說,李寧不能出來好好說句話,跟大家好好解釋解釋嗎?有人說,這個節骨眼,就是得沉默,熱度過兩天,就下去了。其實長期堆積如此議題的聲音,是非常危險的。這幾日的海天,是因為雙標引發的危機,曾經的聯想,也多次在這個領域出問題。所以,我認為,沉默,避重就輕,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,躲過一時,很可能會埋下更危險的輿論伏筆。

  按照危機處理最進出的原則來說,及時回應是首要原則。

  當然,有一點我必須要強調,及時回應不等于倉促回應。就像李寧事件,回到基礎的事實面,沒有那么艱難。讓大家回到基礎的事實面,事實判斷自然就會回到一個理性的狀態,這個工作并不難。

  當然好的公關,不是出了事才做補救,而是在出事之前就能預見并排查風險,就像中醫的“治未病”,性價比最高的危機處理方式是“不讓危機發生”,不出事才是好公關。李寧顯然更需要在“不讓危機發生”這個維度上,做更多有價值的工作。

  財報顯示,2022年上半年李寧實現營收124.09億元,同比上升21.7%;實現歸母凈利潤21.89億元,同比上升11.6%。在今天,取得的成就是來之不易的,消費者才是衣食父母。

  最后,李寧管理層如果不能俯身聽取消費端的,大眾的聲音,繼續高高在上,是非常危險的,再發生這樣的風波,顯然要比這次更危險。

(文章來源:中新經緯)

国产草莓视频无码免费视频_国产视频自拍_美国大片a片免费视频_国产高潮呻吟娇喘视频